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日减,细户不支……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

“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日减,细户不支……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是以租税不亏而庸调不足,生齿日繁,游手日众。”材料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兼并的现象日趋严重

B.赋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C.政府对农民迁徙限制放松

D.社会风气日益消靡没落

 

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自嘉靖中年……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生齿日繁,游手日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政府对农民迁徙限制放松,即“疏于户口”,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土地兼并的现象日趋严重,故A排除。以土地为依据的赋税制度不能说明赋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社会风气日益消靡没落,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明朝赋税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A. 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 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C. 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 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

 

查看答案

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下列选项中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观点的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C. “越名教而任自然”

D.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查看答案

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这反映出

A. 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C.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 史官思想日渐僵化

 

查看答案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 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 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地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一个国家,绝非可以舍弃一切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再好的意见。惜乎当时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与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就是没有西学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也要从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又不是现在这种变法罢了……至于具体的办法,要提出方案,却不是一时办得到的事情。恰好这时候,西学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可不仿效。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对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并说明理由。

(2)材料一中的“时人”指谁?对待改革,材料二中的“一般人”与材料一中的“时人”态度不同,原因何在?

(3)材料三的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