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

《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A. 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B. 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C. 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D. 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政治监察

 

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三公的权力被削弱问题,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专制皇权是不会受到制约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央一直加强对地方的政治监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加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 汉朝的刺史制

C.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查看答案

北宋设立分割宰相财权的是

A. 参知政事

B. 三司使

C. 转运使

D. 枢密使

 

查看答案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 宰相职权的范围在扩大

D.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 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

C.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 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查看答案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