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 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 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 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 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汉代从“无为”到“有为”思想的转变,从本质上看
A. 统治者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和“有为”成分有利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C.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 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 李耳
B. 朱熹
C. 孟轲
D. 荀况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 知之为知之
B. 有教无类
C. 学而不思则罔
D. 因材施教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