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是因为程朱理学
A. 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 破坏传统文化
C. 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 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 陆王心学产生影响
D.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
A. 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 强调唯心主义观
C. 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D. 强调三纲五常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C.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 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 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 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 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汉代从“无为”到“有为”思想的转变,从本质上看
A. 统治者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和“有为”成分有利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C.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 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