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到:“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为此,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实施与该论述一致的是
A.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 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C.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
D. 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此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 变中国由臣民国家为公民国家
B.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C. 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进步
D. 建立了文明开化、民主共和的新社会
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
A. 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 B. 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 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D. 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
196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把决策机制从全体通过改为多数投票通过。这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并连续6个月拒绝出席会议。最终,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阻止通过有疑义的、事关“重大国家利益”的协议。这表明
A. 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 B.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共体运行
C. 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 D. 欧共体内部各国矛盾难以调和
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第一届议会选举中,真正参加投票的选民占全部选民的51%,宰相俾斯麦所在的自由保守党获得议会中37个席位,占议会总席位不到10%。当议会开始运转时,皇帝身边簇拥的亲王和将军们都穿着华丽的制服,与之相比,衣着普通的议员们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听众。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 选民的参政权力受到政府限制 B. 德意志政治体制有其两面性
C. 俾斯麦因竞选失败而解散内阁 D. 联邦议会立法权被皇帝控制
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适用。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
A. 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B. 罗马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
C. 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
D. 罗马帝国自由民差异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