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反映了:
A. 礼乐制度受到破坏
B. 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 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D.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功臣的子弟
B. 郑国是西周末年分封的诸侯国
C. 郑国版图在战国时期发生变化
D. 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该政治风格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大规模推行: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 禅让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 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 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
C. 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D. 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