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00年,英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实这是一场诸列强借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进行的领土和殖民地的大掠夺。结果,1713年英国与西班牙签订了《乌得勒支条约》。条约规定: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并获得在西属殖民地贩卖非洲奴隶的特权,为期30年。之后,英国的黑奴贸易进入高潮时期,独霸一个世纪之久,成为黑奴贸易的罪魁。
——陈紫华《英国的黑奴贸易》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认识到,把非洲人留在非洲进行奴役,既无风险,又可得到远远超过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利润。因此,资本家渐渐地对奴隶贸易失去了兴趣。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欧文考察东非后,竭力主张废除奴隶贸易,就地利用当地资源,他说:“这些新的资源将为我国的企业和工业开放。”
——葛会伟《试论英国黑人奴隶贸易的状况和废除》
材料三一小群改革者大力从事废奴运动。1787年,他们在英国成立了废除奴隶贸易协会。……1807年通过的一项法令标志着废奴主义者的首次成功,它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英国政府进而说服欧洲其他国家以它为榜样,允许英国军舰捕捉挂别国国旗的贩奴船。有一个时期,英国动用了海军四分之一的力量,即56艘船只、9000名水兵,在非洲、古巴和巴西沿海巡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乌得勒支条约》的签订为英国发展带来了哪些利益?指出西欧各国冲突的实质。
(2)材料二中英国对待黑奴贸易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述英国废除黑奴贸易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哪些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英国黑奴贸易政策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英)约輪•W•梅森《冷战》
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_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三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亨廷顿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一览无余: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1917年苏联如何踏进“历史的主流”?1945—1950年,苏联为了自身“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2)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与亨廷顿的不同观点。分析材料中亨廷顿观点的实质。以史实论证“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与策略。
材料一:伯利克里作为雅典城邦的领导人,在公元前461—前429年长达32年的时间内,担任雅典城邦的执政官,使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他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的真正才能。”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说道:“名位便应该轮番,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1)根据材料概括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史实,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运作示意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皇帝与议会、皇帝与首相之间的权力运作关系,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第一条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四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3)依据材料,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不同。
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
A.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
C. 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
D. 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些史实反映出
A.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已开启
B. 中美关系面临转折的契机
C. 美苏在军事防务中直接对抗
D. 中美苏构成了制衡的局面
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是一组是
时间 | 国家 | 时间 | 国家 |
1955年 | 阿富汗、尼泊尔 | 1958年 |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
1956年 | 埃及、叙利亚、也门 | 1959年 | 苏丹、几内亚 |
1957年 | 斯里兰卡 | 1960年 |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
③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
②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③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④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