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A. 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
B. 符合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
C. 有拉拢世家大族维护统治的目的
D. 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 两宋 | 明清 |
项目 | 50%以上的进士 | 43%的进士 |
任官前出身 | 平民 | 贫寒家庭 |
A.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B.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北宋宰相出缺时,皇帝经常让某类官员代宰相之职.北宋宰相经常空缺,该类官员往往成为北宋亊实上的宰相。该类官员最有可能是
A. 枢密使
B. 参知政事
C. 刺史
D. 三司使
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该学者意在说明
A. 皇权得到加强
B. 政府拥有了最高决策权
C. 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
D. 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元朝的行省不仅辖区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 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 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 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 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
A. 中央的派出机构
B. 皇帝的顾问机构
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中央的直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