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回答:概括指出材料一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观点是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世界市场形成。 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方殖民者开始大规模的殖民活动,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早期殖民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早期殖民活动则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新航路开辟的必然结果,它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材料一的观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联系教材所学可知,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对这一观点的简要评价,可以从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新航路开辟打破各大洲的孤立状态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了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时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材料三: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观点对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 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B. 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 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

D. 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查看答案

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

A. 改变了服役主体资格

B. 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

C. 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

D. 保证了小农生产稳定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

①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② 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③ 带来环境污染

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有历史学家指出:“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此变化源于(   

A.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

B.“海上马车夫”荷兰沟通世界

C.蒸汽轮船用于远洋航行

D.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海上探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