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
A. 币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B. 企业按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C. 企业自主权扩大
D. 已经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某资料记载了下面地名的变迁:
1960年,湖北省黄冈地区鄂城县石山人民公社七里界大队第五小组;
1983年,湖北省黄冈地区鄂城县石山乡七里界村第五小组;
2001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石山镇七里界街道5号。
根据这一记载,不能推断出该地区
A. 经济体制的改变
B. 所有制性质变化
C. 产业结构的调整
D. 城市化进程加快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中国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进出口贸易总额 | 比较 |
1950年 | 15.1 |
|
1959年 | 43.8 | 比1950年增长2.9倍 |
1966年 | 46.1 | 比1959年增长5.3% |
1969年 | 40.3 | 比1966年下降12.6% |
1973年 | 100 | 比1972年增长74.2% |
1978年 | 206.4 | 比1972年增长2.3倍 |
A. 中国经济从内向型转为外向型
B. 政治因素导致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出口贸易减少
C. 中美建交推动了1973年进出口贸易变化
D. 经济特区建立导致70年代末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加
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四三方案”,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 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 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 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 中国现代工业化体系初步建成
20世纪5070年代末中国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肉票……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俞根子”,称之为“票证时代”。这个时期的中国
A. 人们生活水平总体差距不大
B. 个人崇拜思想盛行
C. 绿色军装成为最时尚的服饰
D.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1956年某县人均分配口粮401.6斤,现金42.85元,1963年人均分配口粮85.6斤,现金13.15元。造成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生活资料
B. 生产出现大倒退,经济水平下滑
C. 人口生育高峰造成人口急剧膨胀
D. “大锅饭”浪费了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