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罗斯福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
A. 高度评价了国民政府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积极防御作战
B. 认为抗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意识方才真正觉醒
C. 充分认可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的正确战略
D. 支持国民政府调整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正面会战战略
“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报据上述表述可以推断,该时期指的是
A. 新文化运动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大革命时期
D. 土地革命时期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
A. 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
B.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C.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
D. 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 组织了正面战场四次会战
B. 撕毁重庆政协会议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内战
C. 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D. 与共产党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次战略决战
胡兰成在《山河岁月》中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鴻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阀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 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 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1895年4月8日,《泰晤士报》说:辽东半岛的割让没有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该报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英国
A. 在华享有某些特殊的权益
B. 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
C. 在华利益得到了条约保证
D. 干涉还得到清廷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