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表明
A. 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 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C. 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 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
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A. 三公九卿制
B. 内阁制
C. 二府三司制
D. 一省制
“今我朝罢承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頡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是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預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此,北宋采取的措施有
①解除统军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②分军权与地方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财政④派文官管理地方政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旧唐书》中载:“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赐之旌节……专制军事。”由此可知,唐朝设节度使的本意为
A. 驻军边陲,防止外来民族侵扰
B.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拥有政治自主权、财权等
C. 主持沿边地区政务,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D. 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合作
汉武帝主持政务后,有意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他的做法中不可能包括
A. 频繁换相
B. 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
C. 设立中朝
D. 设立三省六部,分割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