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同姓不婚”的规定可知秦晋两国不同姓,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晋国,鲁国是姬姓;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宋国在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周武王封召公于北燕,属姬姓;秦王只是西周分封的一个异姓诸侯不是王室贵族;故①③④三项正确;②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晋燕两国都是姬姓,不能通婚。故答案选C。 点睛: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时期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西周以此作为自己政权架构和巩固政权的基本模式。宗法制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地实现西周王权的平稳过渡,而且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法制并未同分封制一起退出历史舞台,二者紧密相关,但亦有明显区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

皇帝称号

明成祖

明仁宗

明宣宗

明英宗

明宪宗

皇帝姓名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朱见深

相互关系

明太祖之子

成祖之子

仁宗之子

宣宗之子

英宗之子

名中的偏旁

 

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

①祈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

②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

③表达分封制度的世世相袭

④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春秋时期已实行察举制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查看答案

王夫之在论述古代两种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时说:“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文中的“封建”这一制度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个朝代

A.

B. 西周

C.

D. 西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度,哪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津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没没无闻。

——伯利克里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民主制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谈迁《国榷》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