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

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这说明了

A. 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B. 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趋势

C. 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D. 南北朝时期出现崇佛抑儒现象

 

B 【解析】从材料中“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可以看出,当时的宗教系统呈现出融合趋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三教融合的趋势,不是突出表现儒家思想地位受到冲击;D选项材料没有反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学派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

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D.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查看答案

(明史》曾这样描述过心学的风靡:“嘉(靖)隆(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情形的出现和心学的某一特点有关,它是

A. 直达本心

B. 格物致知

C. 慎思明辨

D. 否定帝权

 

查看答案

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B. “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

D.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查看答案

孟子提出“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其心,更要有其行。”王阳明的思想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郡守县令,民之师帅”

B.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 “公其是非于学校”

D. “知行合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