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遵义有一种说法:“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八不归家”不是指初八不回家,“八“是指...

遵义有一种说法: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八不归家不是指初八不回家,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记了这做人根本的八端就不要回家了。从材料中得出

A. 儒家思想的政治化

B. 儒家思想的道德化

C. 儒家思想的法律化

D. 儒家思想的官方化

 

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突出儒家思想为政治服务的信息,A项错误;“八端”是规范人行为处世的道德准则,也是儒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B项正确;古代中国“外儒内法”,儒法并施,材料强调的是儒家的道德教化功能,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儒家思想的官方化,D项错误。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道德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体现了(  )

A.“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为政以德”

 

查看答案

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迷底竞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A. 以“拜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

B.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C. 主张“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 鞭挞程朱理学,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查看答案

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钽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⑤

D. ①③

 

查看答案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们在面对各自社会的危机时,不约而同地把道德教育作为挽救社会的方法:认为道德衰败是社会败落的根源,要拯救社会也只有依靠道德重建孔子和苏格拉底

A都主张“美德即知识”

B.都在反思道德的社会意义

C.都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D.都力图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查看答案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 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 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 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 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