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苏联)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年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奋斗目标。结合所知识,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新变化。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据材料三和所知识分析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怎样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1)目标: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变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不能形式主义的应用,而应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反例:照搬苏俄模式,导致城市中心道路失败;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正例: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中国革命道路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3)形势:国内:改革遇到种种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践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原则: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1)第一小问,从材料中“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思想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第一小问,从材料“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可以得出对马克思主义不能形式主义的应用;根据“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得出应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二小问,结合土地革命时期中国从城市中心说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来举例;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新民主主义论》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革命对象、革命性质、革命主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新民主义革命。 (3)第一小问,学生结合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国内形势来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学生答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内容即可。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着与时俱进、结合国情出发等内容来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是

A. a处:焚书坑儒的压制

B. b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C. c处:受佛教道教的冲击

D. d处: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查看答案

1841年,魏源参与浙江抗英,失败后愤而著述《圣武记》,颂扬清朝开国以来重大的军事行动,总结武备之道,此后又撰述《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反映了

A. 向西方学习成主流思潮

B. “中体西用”思想开始萌发

C. 经世致用影响学术著作

D. 魏源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查看答案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就是

A. 社会契约

B. 思想的自由

C. 主权在民

D. 人身的自由

 

查看答案

1405711日,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怀着对普天之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想,派郑和七下西洋,从此,郑和云帆高张、鹤舞天风,开始了历时28年的漫漫海上丝路历程。由此可知,郑和航海精神是源于

A. 天朝上国观念

B. 闭关锁国思想

C. 殖民霸权主义野心

D. 儒家兼济天下胸怀

 

查看答案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表明

A. “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B. “一国两制”并未改变国家结构

C. “港人治港”原则最终确立

D. “港人治港”保证香港完全独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