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

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C 【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孟子的主张是孟子的主张而非老子、孔子、荀子的主张,这是基本识记点,故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 人与人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国与国的关系

D. 夷夏关系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D. 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

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④人贵贱有“序”

⑤“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完“百家争鸣”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科任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

B.

C.

D.

 

查看答案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

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