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罗斯福的“百日问政”期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15项重要提案,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

在罗斯福的“百日问政”期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15项重要提案,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周折,全部予以批准。罗斯福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订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然后交由国会批准,取代了过去那种仅由总统建议、国会批准立法的做法。这体现出当时美国

A. 总统取得超越议会之上的权力

B. 三权分立体制受到了破坏

C. 国家干预政策得到了一致认可

D. 分权制衡机制的自我调整

 

D 【解析】根据材料“取代了过去那种仅由总统建议、国会批准立法的做法”体现了新政时期美国总统权利的增大,拥有一定的立法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缓和经济危机,这是美国分权制衡机制的自我调整,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罗斯福在特殊时期采用的方式,不能说明三权分立体制受到了破坏,排除B。材料强调分权制衡机制的自我调整,与国家干预政策得到了一致认可无关,排除C。所以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严重经济危机环境下,“胡佛水坝”于1931年3月开工,胡佛总统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同时其财政部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也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胡佛政府的这些言行

A. 表明政府已开始干预经济

B. 缺乏立法司法方面的保障

C. 纯属愚弄民众的政治欺骗

D. 是谋求连任的临时性措施

 

查看答案

面对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胡佛和罗斯福总统都采取了反危机的措施,但是切入点不一样,导致结果大相径庭。胡佛总统反危机措施的切入点是

A.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 改善社会福利待遇

C. 挽救大公司大企业

D. 提高关税,限制进口

 

查看答案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美国等国的做法

A.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B. 有力地刺激了各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C.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D. 客观上调节了各国的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官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是为了

A. 夸奖列宁正确选择了起义的时机

B. 说明敌人非常顽固,需要彻底革命

C. 说明革命成果来之不易,需要珍惜

D. 尊重历史的客观性,还原历史真相

 

查看答案

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 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

B. 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 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 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