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干预。……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最终所有的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主要工业城市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运行机制的完善,加强了对垃圾、水和大气污染的治理,使城市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土地、森林、矿产和流域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罗斯福新政时期,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政府通过推动议会在土地、森林、江河流域和野生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立法,设立一系列保护机构,如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初步构建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同时,罗斯福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两国出现环境问题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与美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相同指出。

(3)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环保措施对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政府自由放任政策;民众的环保意识较为落后。 (2)相同:注重环保立法;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各阶层的积极作用;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和城市环境治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3)影响:国家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和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可以总结出英美两国出现环境问题的共同原因为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政府自由放任政策、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民众的环保意识较为落后等。 (2)根据材料一“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材料二“政府通过推动议会在土地、森林、江河流域和野生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立法,设立一系列保护机构”“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初步构建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罗斯福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所学知识从立法、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各阶层的作用、环境保护的对象等方面作答。 (3)根据材料“加强了联邦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罗斯福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总结出美国环保措施对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联解体以后,科索沃危机使南斯拉夫成为大国关系的试金石:德国企图从这里迈出实现“德国的欧洲”的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法国希望使它变为用西欧联盟取代北约组织的试验场,美国决心用它证明自己对欧洲的指挥棒并没有脱手而去,英国打算通过它拉拢美国牵制法、德。材料本质上体现了

A. 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对欧洲事务主导权的争夺

B. 欧洲以法、德为基础的军事一体化进程加速

C. 美国视欧洲为其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根基

D. 在新格局未明的状态下世界大国蠢蠢欲动

 

查看答案

1960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1964年,法国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法国总统戴高乐对外执行独立的民族主义政策,力图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他提出了“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主张西欧联合。这反映了

A. 法国主张东西方联合制美

B. 法国力图对抗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C.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 法国恢复欧洲覉主地位的战略目标

 

查看答案

下表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章程(宗旨)的演变概况(节选)由此可知该组织

时间

章程(宗旨)

1959年

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合作”

1962年

首次对欧洲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1988年

与欧洲共同体签署联合声明,双方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关系

1991年

成立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开放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取代目前的经互会

 

 

A. 符合苏联与东欧经济发展规律

B. 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

C. 后期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弱化

D. 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

 

查看答案

1946年2月22日21时,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了一份长达数千字的电报。在这份“长电报”中,凯南依凭自己多年在欧洲、俄国外交的观察和思考得出了美苏之间并无妥协共存的可能。这封电报

A. 导致反法西斯同盟的破裂

B. 推动了“冷战”政策的出台

C. 顺应了全球化时代的趋势

D. 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查看答案

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前两项是旧四大自由的合并,在西方已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增加的核心就是“免于匮乏”的权利。从此,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从这一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作出的重大举措是

A.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D. 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