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顾炎武也曾说过“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

《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顾炎武也曾说过“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禄重而吏多勉而为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突出体现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批判

B. 提出解决吏治问题的根本途径

C. 正确揭示了吏治问题的社会根源

D. 已经认识到整顿吏治的重要性

 

D 【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君主专制的批评,而是体现了对官吏腐败的认识,故A项错误;顾炎武提出要解决吏治腐败,主要是增加官员的收入,这不是解决廉政问题的根本途径,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到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重要性,并没有揭示吏治存在弊端的社会根源,故C项错误;从汉书中和顾炎武的言论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已经认识到廉政,对国家统治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

A. 分封制的必要性

B. 宗法制的合理性

C. 立嫡制的合法性

D. 世袭制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美国,经过一系列改良逐渐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给休假,以扩大就业面。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1)据材料一,归纳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分析“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两幅图片,提取两项材料蕴含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紧扣材料且明确、合理,并依据史实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干预。……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最终所有的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主要工业城市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运行机制的完善,加强了对垃圾、水和大气污染的治理,使城市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土地、森林、矿产和流域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罗斯福新政时期,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政府通过推动议会在土地、森林、江河流域和野生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立法,设立一系列保护机构,如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初步构建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同时,罗斯福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两国出现环境问题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与美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相同指出。

(3)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环保措施对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查看答案

苏联解体以后,科索沃危机使南斯拉夫成为大国关系的试金石:德国企图从这里迈出实现“德国的欧洲”的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法国希望使它变为用西欧联盟取代北约组织的试验场,美国决心用它证明自己对欧洲的指挥棒并没有脱手而去,英国打算通过它拉拢美国牵制法、德。材料本质上体现了

A. 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对欧洲事务主导权的争夺

B. 欧洲以法、德为基础的军事一体化进程加速

C. 美国视欧洲为其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根基

D. 在新格局未明的状态下世界大国蠢蠢欲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