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孔,指孔道、途径),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管仲
A. 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原因
B. 认识到统一军权是历史的必然
C. 主张国家应当掌握财政大权
D. 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司法原则不能( )
A. 影响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 损害明代法律的权威性
C. 反映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 D. 体现对人情伦理的重视
【历史-选考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材料: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和急递铺系统。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钦察两汗国,西南抵乌思藏(今前、后藏地区),南接安南(今越南北部)、缅国,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全国共设有陆站、水站共约1500处,为各级政府因公差遣人员服务,提供交通工具、住所、饮食、薪炭等,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是当时最便利的交通体系。急递铺是元代的官方邮递系统。每10或15、25里设一铺,置铺兵五人,负责传递文书。传递速度规定为一昼夜400里,急件500里。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驿站和急递铺系统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驿站和急递铺系统的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近代历史上,与王朝兴替伴生是孔子思想的“死”与“活”,是孔子的“死去”与“活来”。比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彭富春教授在《死去的孔子与活着的孔子》一文中就指出:“通过对于孔子思想边界的区分,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孔子活着的思想,在一个无序的世界里建立秩序,在一个无爱的时代里宣扬仁爱;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他死去的思想,礼制束缚了个体的生长,仁爱限制了情感的丰富。”“一个死去的孔子只会讲《论语》中的话,一个活着的孔子则会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
材料二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如图)
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20世纪二三十年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
——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
年份 国家 | 1750年 | 1800年 | 1830年 | 1860年 | 1880年 | 1900年 |
中国 | 32.8 | 33.3 | 29.8 | 19.7 | 12.5 | 6.2 |
印度 | 24.5 | 19.7 | 17.6 | 8.6 | 2.8 | 1.7 |
英国 | 1.9 | 4.3 | 9.5 | 19.9 | 22.9 | 18.5 |
美国 | 0.1 | 0.8 | 2.4 | 7.2 | 14.7 | 23.6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750-1900年间东西方世界制造业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罗斯福在签署《国家工业复兴法》法令时说,法令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海盗式的方法与措施。这说明该项法令
A. 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
B. 完善了失业保障制度
C. 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
D. 旨在保护工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