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中外学者各不相同,甚至有的观点针锋相对。阅读下列材料,回...

关于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中外学者各不相同,甚至有的观点针锋相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写到: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却说: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材料二:黑格尔(1822年)认为: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政治专制国家。家长制政体是其基础;为首的是父亲,他也控制着个人的思想。这个暴君通过许多等级领导着一个组织成系统的政府。……个人在精神上没有个性。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伏尔泰却赞赏中国的政府组织结构:“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尽管有时君主可以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熟悉的少数人,但他无法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不认识的、在法律保护下的大多数百姓。……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伏尔泰《风俗论》)

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说明:可以赞成或反对,也可提出新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示例一:赞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专制落后的观点。 论证 角度一: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角度二:中央集权加强,限制了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 角度三:专制制度是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角度四:君主专制下,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小结: 示例二:赞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也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的看法。 论证 角度一: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角度二: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角度三: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角度四: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小结: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政治制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学生作答此题首先从材料中总结出观点,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合理优越性的或者是专制落后的,然后学生结合史实进行论述,注意学生应该从多角度进行阐述,最后进行总结。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概况能力和总结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传统史学把自己的使命,概括为纵向的“通古今之变”,至于与四边蛮夷的横向比较,只是“礼乐之邦”的陪衬而已。近代以来的“史学革命”,就是一场视角的变革,它把中外同时纳入视野,激发了近代史家的无数灵感。这反映了     

A.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影响史学研究

B.传统史学领域的式微

C.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影响史学研究

D.传统史学的近代化趋向

 

查看答案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 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 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 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A. 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素

B. 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 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 完成了历史图片的释读

 

查看答案

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位年轻旅行者的原国籍是

A. 法国    B. 苏联    C. 南斯拉夫    D. 民主德国

 

查看答案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建立北约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发表“铁幕”演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