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说明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

材料二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会议首先通过的是《开会规则》。摘录部分如下:开会议事,出席者不得少于7个邦的代表;一切问题,由各邦投票,由多数邦作出决定;只要有一个邦坚持与多数邦不同的意见,即应推迟到次日再议……代表起立发言前,需先向主席致意;代表发言时,其他人不得走动,不得交头接耳,不得看印刷或手写的文件;若两名代表同时起立,由主席决定先听谁的发言……书面发言,若包含要求会议讨论的内容,需先从头至尾朗读一遍,让全体代表知情……若有修改,需作二读。

——摘自詹姆斯•麦迪逊《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2)会议规则体现了哪些民主内涵?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材料四:美国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在美国,十三扇“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

——德国音乐家舒伯特

(4)很多人对舒伯特的看法持反对意见,请用史实论证反对意见。

 

(1)政治体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对“日出”的理【解析】 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防止绝对权力,保障资产阶级民主。 (2)少数服从多数,但又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意见;人人享有知情权。 (3)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总统只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4)还存在着种植园奴隶制经济;还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宪法,美国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是“总统共和制”;依据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可知“日出”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巩固独立战争成果,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2)“一切问题,由各邦投票,由多数邦作出决定”“只要有一个邦坚持与多数邦不同的意见,即应推迟到次日再议”可得出:少数服从多数,但又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代表发言时,其他人不得走动,不得交头接耳,不得看印刷或手写的文件”可得出:尊重他人的意见;“书面发言,若包含要求会议讨论的内容,需先从头至尾朗读一遍,让全体代表知情”可得出人人享有知情权。 (3)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等体制,有利于制约总统权力,防止专制独裁,重点把握“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总统只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4)“美国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并结合美国的客观现实,可知美国并非完全自由,因为美国存在着种植园奴隶制经济;还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於是班下郡国——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3)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所反映的古代政治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在《权力的追求》中说:中国在一千年前后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颠覆了世界史的一个关键性的平衡。我相信中国的例子启动了人类的一个千年探索,去发现在协调大规模行为这一点上,从价格和私人或小团体(合伙或公司)对私利的看法出发,会有些什么成果能够体现材料中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的观点的是

A. 唐朝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B. 宋朝交易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C. 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D. 明清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 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 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 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 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查看答案

《后汉书》记载:“先是,(庐江)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材料反映出当时庐江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技术的落后

B. 自然资源的贫乏

C. 灌溉技术的落后

D. 农民意识的落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