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1842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40年代起

开眼看世界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1894-1895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98

戊戌变法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

1911

武昌起义

1912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2-1919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1915

新文化运动开始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论结合)。

 

示例一:(1)论题:近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曲折发展. (2)阐述:(1)在内忧外患的严重形势下,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2)在外国资本主义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由于清政府放宽投资设厂的限制,19世纪9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展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4)由于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和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1912-1919,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3)小结:在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近代中国经济近代化艰难发展。 示例二:(1)论题: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2)阐述:(1)随着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开展了反侵略、求民主的政治近代化历程。(2)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3)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4)资产阶级激进派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开展新文化运动,要求民主科学。 (3)小结: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促进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示例三:(1)论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阐述:(1)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爱国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2)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3)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三民主义,追求民主共和,进行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1915年,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展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析】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形成”“新文化运动开始”“武昌起义”等内容中概括出观点,然后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来论证观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8~1783年,英国社会拥有一个易于伸缩的社会分层系统,但社会流动日益加剧。贵族阶层的开放是单向度的,社会的中下层几乎不可能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员,主要是允许贵族家庭成员向下流动。贵族财产的衰落常常把他们的儿子推入工商业领域,这样贵族后代变成了商人。人们靠从做学徒开始进入中间阶层,出身贫寒的人通过学徒制上升为企业主,甚至成为绅士。英国社会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事商业和法学、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的重要性迅速增强,他们由此获得较多的财产、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力。中间阶层的人数迅速增加,重要性日益增强,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英国社会上层和中间阶层中有些人逐渐向工资劳动者靠拢,农村家庭农场主的破产和消失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多数转化为工资劳动者,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英国社会的流动机制使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连结成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前进。

——摘编自舒小购《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社会各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的特征,并简析英国社会流动加剧的原因。

材料二晚清时期科举制出现严重弊端:一方面,科举制下培养的大多数人思想僵化,往往成为早期现代化阻碍力量。另一方面,科举制虽难以容纳向上流动的庞大社会群体,却吸引了广大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成员的参与,这就导致社会实业领域人才缺乏。科举制废除后,社会流动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由于新式教育制度的勃兴和科举考试束缚的消失,向上流动的社会成员以新式教育为中介,获得了新的政治、经济、教育、工商、科技等适应社会结构变动需求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由于他们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具有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救世意识。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功名”身份不再是判断人们社会地位的唯一重要标志,社会各界从业者的社会地位由此也得到了提高。于是,不仅是入仕,包括经商、从军等也成为人们谋求向上流动的选择。社会流动的改善,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多样的人才,加强了社会活力

——摘编自伍茂春《科举制的废除及社会垂直流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显著变化。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合理的社会流动的认识。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A. 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

B. 资本主义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C. 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查看答案

英国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中,民众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平均工资却大约增长了5%。西欧其他国家在这些年间也取得了类似的进步。由此推知在这一期间,西欧

A. 工人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同步

B. 各国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C.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查看答案

自19世纪中叶,马克思写下自己的著作以来,事态的发展并未遵循他所预示的明确的模式。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穷人没有变得更穷,相反,工人们变得越来越富裕,因而也就越来越满足于现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完善

B. 工人运动遭到资本主义国家压制

C. 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不断发展

D. 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查看答案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当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做出反映: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或者不采取任何行动,使此项法案在10天后自行生效。由此可见

A. 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 总统可以制约国会的权力

C. 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

D. 总统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