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

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据此可知,顾炎武

A. 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

B. 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

C. 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

D. 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

 

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顾炎武认为当时的主流思想界不关注国计民生,埋首研究“天理”、“人性,故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D项正确。题干恰恰体现顾炎武反对程朱理学,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排除A。题干强调顾炎武主张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与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无关,排除C。题干强调顾炎武主张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而没有提到治学的方法,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

B. 程朱理学的盛行

C. 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

D. 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查看答案

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 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 中外思想冲突不断

C. 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 佛教的影响力较大

 

查看答案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 先有理而后有气

C. 宇宙便是吾心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查看答案

汉武帝之后,儒学逐渐确立了其在中国传统中的主流地位。这种主流地位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学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B. 儒家思想是完美无缺的

C. 儒家思想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

D. 其他诸子思想不受欢迎

 

查看答案

据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记载:“(中国古代)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导致中国古代天文记载呈现这一特点的思想是

A. 人定胜天

B. 天人感应

C. 道法自然

D. 相生相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