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了著名的三线建设运动。主要是指在中西部的13各省市中推...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了著名的三线建设运动。主要是指在中西部的13各省市中推动工业建设。所谓三线是指相对于沿江沿海为一线,在京广铁路以东包括安徽、湖南等四省以东为二线而言。并提出备战备荒的指导思想。由此

A. 加速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

B. 东部工业全线向西转移

C. 促进了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D. 主张两个拳头打人应对美苏的压力

 

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三线建设运动,尤其是中西部的13各省市中的工业建设,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急速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A项正确。题干强调三线建设运动,没有体现东部工业全线向西转移,排除B。三线建设运动没有改变国民经济不平衡的特点,排除C。题干强调三线建设运动,而不是外交政策,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本题以三线建设运动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三线建设运动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的思想的指导下,开始了自强求富的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有学者认为他的军用企业与十三行没有区别。据此可知

A. 十三行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B. 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实现了贸易自由

C. 在19世纪中期中国仍然强调工业垄断

D. 十三行在内忧外患中向近代化转变。

 

查看答案

在15、16世纪,随着欧洲城市经济的兴起,早期传播到欧洲的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等发明,或为欧洲的航海运动、或为文艺复兴、或为启蒙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此可知

A. 科学技术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B. 四大发明促进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C. 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查看答案

爱德华。雷诺教授说;如果没有非洲酋长的参与,整船整船的非洲人就不可能被运到美洲的奴隶种植园去。由此可知

A. 该观点在为奴隶贸易辩护

B. 奴隶贸易促进了奴隶制的产生

C. 奴隶贸易促进非洲与美洲的人口迁徙

D. 内部矛盾加速了奴隶贸易的发展

 

查看答案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通过外交努力,要求欧美列强放弃治外法权。19世纪末,日本在战场上的胜利,使欧美对不愿树敌一个已经是强国的日本而放弃了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据此可知

A. 日本通过军事威胁收回了治外法权

B. 甲午胜利加速了日本在外交上的成功

C. 日本的外交努力收回了领事裁判权

D. 欧美与日本勾结侵略中国

 

查看答案

随着明治维新的推进,日本的势力迅速崛起。同时列强加紧了在远东特别是中国的侵略。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据此可知

A. 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 日本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社会

C. 国际形势加速了日本外扩张的步伐

D. 列强利用中国战败的时机瓜分中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