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科举曾采取分卷录取制度,明仁宗规定“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

明朝科举曾采取分卷录取制度,明仁宗规定“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占比为55%、35%、10%。这反映出

A. 遴选优秀人才利国利民

B.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C.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D. 科举选才公正公平

 

C 【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可知其基于科举录取在南北方的差异,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南北的科举录取,故选C。材料体现了遴选优秀人才要根据地方实际,排除A;科举考试有统一的标准,南北科举考试录取比例不同与地域文化无关,排除B;如果单就按考试成绩录取来看,材料的做法显然不够公平,排除D。 点睛:科举考试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决定于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这样南方经济逐渐赶超北方,这为发展教育事业奠定物质基础。但政治重心并没有同步南移。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南北的科举录取是必要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状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

②“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③“莞(“莞”即“管”)盐铁,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yōu)(农具)淡食”

④“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规定:“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举见任(现任)通判。”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 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

B. 使通判绝对服从于中央

C. 防止知州受到通判制约

D. 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

 

查看答案

《左传》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春秋时期这些现象的流行

A.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

B. 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

C. 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

D. 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

 

查看答案

秦汉至元朝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

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中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

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请回答:

(1)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

(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

(3)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4)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从制度的角度说明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