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及结党营私均处以极刑。由于其所立律文标准多从推测定性,造成冤狱无数;官员受财“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绞"。朱元璋曾对贪腐官员法外施刑,“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对那些违旨下乡扰民的官吏“许民间年高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明律》还规定官吏犯公罪一律可出钱赎免。

——摘编自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新加坡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公务员的基本道德规范。政府制定《公务员法》、《防止贪污法》、《财产申报法》、《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公务惩戒性程序规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大幅提高公务员工资,以俸养廉……在各种社会参与反腐败的形式中,效用较多、影响最大者当数公众和特定组织(包括一般单位和新闻媒体)的自发参与。此外,新加坡还积极参加世界反贪污大会和打击跨国贪污贿赂犯罪活动。据统计,1990年全国6.5万名公务员中犯贪污罪的仅7人。

——摘编自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朱元璋加强廉政建设的背景,并概括其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代新加坡在廉政建设方面的特点,并指出上述廉政建设发展所反映的社会趋势。

 

(1)背景:明朝初建,朱元璋强化专制统治(或专制皇权)。 主要措施:①实行官员回避制度;②设立两套独立的监察体系;③制定严苛的法律法规、严惩贪腐官员;④准许民间力量参与反腐。 (2)特点: ①重视道德教化;②建立系统完备的现代廉政法律体系;③注重犯罪预防(或答高薪养廉);④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⑤参与国际反腐合作。 发展趋势: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相互借鉴,加强国际合作。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背景,首先抓时间明朝初建,其次结合目的强化专制主义;第二小问措施,据材料一“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可知实行官员回避制度,据材料一“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可知设立两套独立的监察体系,据材料一“《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及结党营私均处以极刑”可知制定严苛的法律法规、严惩贪腐官员,据材料一“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可知准许民间力量参与反腐。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新加坡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公务员的基本道德规范”可知吸收儒学精髓,重视道德教化,据材料二“政府制定《公务员法》、《防止贪污法》、《财产申报法》、《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公务惩戒性程序规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可知建立系统完备的现代廉政法律体系,据材料二“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大幅提高公务员工资,以俸养廉;设立拥有广泛权力的贪污调查局”可知注重犯罪预防,规范执法,据材料二“在各种社会参与反腐败的形式中,效用较多、影响最大者当数公众和特定组织(包括一般单位和新闻媒体)的自发参与”可知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据材料二“新加坡还积极参加世界反贪污大会和打击跨国贪污贿赂犯罪活动”可知参与国际反腐合作。第二小问“趋势”据材料一“明初廉政建设”和材料二“当代新加坡廉政建设”可知趋势是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据材料二“新加坡还积极参加世界反贪污大会和打击跨国贪污贿赂犯罪活动”可知相互借鉴、加强国际合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洲最高人权奖又名萨哈罗夫奖萨哈罗夫是苏联氢弹之父”,后来反对核扩散促成1963年禁核条约的签署 70年代他创立莫斯科人权委员会反对政治迫害197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起伏的人生经历折射出二战

A.科技进步瓦解着两极格局           B.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成效

C.人类对战争和极权的反思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波折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一群文学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地记述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这群文学作家的作品

A. 开创了近代浪漫主义文学先河

B. 打破了东西方文化隔离坚冰

C. 体现了近代人类知识综合趋势

D. 推动了工业社会价值的重塑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局对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的雇主颁发蓝鹰标志,并号召消费者购买标示蓝鹰标志的产品。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下漫画,这表明作者

A. 站在罗斯福一边反对法西斯

B. 拥护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C. 质疑罗斯福新政侵犯自由

D. 担心德国纳粹思想危害美国

 

查看答案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查看答案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