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这是为了“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

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这是为了“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与此直接相关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解析】试题分析:比较不同方针的内涵,理解材料内容可知是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方针,应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并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 从根本上否定智者学派的主张

B. 认为人要有理性的认识

C. 使哲学转向了对人自身的研究

D. 强调人应有高尚的品德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85年10月,刘铭传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在其抚台生涯中,对台湾的开发建设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其《条陈台澎善后事宜折》中说,“查设防、练兵、清赋三端,皆可及时举办,惟抚番须待三者办成之后方可议行。其次设电、购轮、造桥、修路,以通南北之电邮;理屯、兴垦、开矿、取材,以兴自然之利”。其中设防、练兵两项,是针对外敌逼临而做的应急措施;清赋、抚番两项则主要是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此后依次开展各项建设。

刘铭传在台湾调整行政体制,按照省的设置,在台湾设3府1直隶州,领11县5厅,将台湾分为南、中、北和后山四路。这套行政建制奠定了今天台湾省行政区划的基础。建设海防,练兵整军,兴办军事工业,添修军事设施。1886年在台北设立电报总局,铺设两条海底电缆,将台湾与澎湖、台湾与大陆联系起来,加强台湾与大陆的电讯联系。1887年成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自1887年至1893年耗时6年,建成基隆至新竹90公里的铁路。1887年设西学堂于台北,聘英人布茂林为教习,“课以英法之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之学”。同时派汉文教习二人教以经书。1890年在他即将离任之际,又设电报学堂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

——摘编自《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图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图。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1000年左右,威尼斯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共和国,它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城市国家。成尼斯市中心围绕圣马河形成,市区内河流纵横,桥梁众多,交通以水路为主,商入主要汇集在利亚德桥周围。13世纪以来,威尼斯的船队控制了欧洲与阿拉伯世界、印度、南亚和中国的贸易往来。威尼斯人不仅仅满足于充当中间人或金融家,他们还建设了精心设计的生产基地。威尼斯人把他们的社区按照功能进行了划分,有专门的居住社区和造船、军需品和玻璃制造社区。到公元14世纪,从事各种工业的人数超过1.6万人.威尼斯不仅成为西方世界的贸易商和银行家,而且还是西方的生产车间。到16世纪早期,商业和工业的结合使威尼斯变成了欧洲最富有的城市。17世纪中晚期.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伦敦、汉堡等城市的迅速发展相反,威尼斯等地中海沿岸的区域和城市逐渐丧失了原来的领先地位,由欧洲的核心变成了边缘。

——摘编自(美)乔尔·科特金著《全球城市史》等

材料二明代,苏州已是江南名城。便利的水陆交通为苏州的商品流通及经济发展提供了方便,苏州城周围四十余里,分东西二区。西域为公署宦室和商贾所聚居,东城则是以丝织为主的工业区。除丝织之外,各种器具及手工艺品也相当发达。苏州的商业区在西城,阊门、金门、胥门一带为繁华闹市。清代,苏州更加繁荣,成为江南地区最具影响力与辐射力的中心城市。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黄河水患治理不力,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运河运输业逐渐衰落,海路开始成为南北航运的主要通道,加之轮船时代的到来,被迫开埠的上海取苏州而代之,独领风气,率先由传统向现代蜕变,而西侧的无锡也一跃而超越苏州,苏州失去了旧日光彩。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尼斯和苏州城市商业发展特点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威尼斯和苏州两市经济地位下降的共同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及结党营私均处以极刑。由于其所立律文标准多从推测定性,造成冤狱无数;官员受财“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绞"。朱元璋曾对贪腐官员法外施刑,“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对那些违旨下乡扰民的官吏“许民间年高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明律》还规定官吏犯公罪一律可出钱赎免。

——摘编自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新加坡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公务员的基本道德规范。政府制定《公务员法》、《防止贪污法》、《财产申报法》、《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公务惩戒性程序规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大幅提高公务员工资,以俸养廉……在各种社会参与反腐败的形式中,效用较多、影响最大者当数公众和特定组织(包括一般单位和新闻媒体)的自发参与。此外,新加坡还积极参加世界反贪污大会和打击跨国贪污贿赂犯罪活动。据统计,1990年全国6.5万名公务员中犯贪污罪的仅7人。

——摘编自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朱元璋加强廉政建设的背景,并概括其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代新加坡在廉政建设方面的特点,并指出上述廉政建设发展所反映的社会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