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 A. 恢复周...

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

A. 恢复周礼

B. 严刑峻法

C. 君臣有别

D. 儒法并用

 

D 【解析】据材料“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属于儒家思想,法属于法家思想,这反映了荀子主张儒法并用,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荀子主张恢复周礼,故A项错误;“严刑峻法”也过于片面,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君臣有别的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理解荀子的主张,即儒法并用,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 “为政以德”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D.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宋元时代,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程朱坚定的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三:《汉书·循吏传》:文翁,庐江舒人也。景帝末,为蜀郡守,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数年,县邑吏民争欲为学官弟子,……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兴学始。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和绘画特点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翁兴学”的特点及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的崛起进程始于15世纪,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在18世纪末期;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目前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权力大转移,这次转移可以称之为“他者的崛起”。一个真正的全球秩序诞生了。

——据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只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结合各自内容加以说明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的特点。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 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 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 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