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司马迁说:“(曹)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曹)参与休息无为...

司马迁说:“(曹)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曹)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材料表明当时

A. 经济衰败,但是社会稳定

B. 道家思想适应了社会需要

C. 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

D. 儒家思想有待进一步改进

 

B 【解析】据材料“百姓离秦之酷后,(曹)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无为政策,恢复社会经济,这属于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西汉初社会稳定,故A项错误;当时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无为政策,不是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故C项错误;当时统治者采取黄老之学,不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学生可以联系所学知识,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无为政策,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繁露》云:“《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这反映了董仲舒

A. 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

B. 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

C. 以儒家经典作为思想武器

D. 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

 

查看答案

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汉代重在,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

A. 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 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 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查看答案

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

A. 恢复周礼

B. 严刑峻法

C. 君臣有别

D. 儒法并用

 

查看答案

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 “为政以德”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D.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宋元时代,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程朱坚定的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三:《汉书·循吏传》:文翁,庐江舒人也。景帝末,为蜀郡守,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数年,县邑吏民争欲为学官弟子,……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兴学始。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和绘画特点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翁兴学”的特点及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