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着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父止于慈,子止于...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着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二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李贽《道古录》

材料三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礼”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据材料一,指出“二程”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

(2)据材料二,李贽对人性有着怎样的认识?结合李贽所处时代,指出影响这些认识产生的因素。

(3)戴震等人的思想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据材料三,说明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儒学思想发展的认识。

 

(1)思想:万物都有规则秩序;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 危机:汉唐儒学的僵化(或儒学的权威性被削弱);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2)认识: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 因素: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理学束缚人性。 (3)理【解析】 在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注重人性;反对思想专制。 认识:儒学思想因时而变。 【解析】试题分析: 第(1)问,第一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从伦理和自然角度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儒学自身以及外来文化影响角度思考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联系所学从明末政治、经济以及思想角度思考作答。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的信息来概括要点;第二小问属于开放题型,从儒学适应时代发展角度概括作答。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二程”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戴震的思想 【名师点睛】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②汉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③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程朱理学”的思辨化;④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 《清明上河图》

B. 《鹳鱼石斧图》

C. 《墨梅图》

D. 《步辇图》

 

查看答案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 追求气势,浪漫神秘

B. 注重铺陈,追求神韵

C. 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D. 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的需要

 

查看答案

余秋雨说:“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A. 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 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C. 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D. 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查看答案

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A. 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 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 宋代火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D. 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查看答案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

A.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D.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