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

清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A. 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B. 确保了官员皇递奏折的权利

C. 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D. 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A 【解析】密折是“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所以这是皇帝的监察手段,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没有明白材料的真实含义;C选项错误,不可能消除;D选项与本体材料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涌现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救国军”、“抗日义勇军”、“军民自卫义勇军”、“民众自卫团”等各种武装。这表明

A. 政府需要联合各种抗日力量    B. 抗日救国组织得到广泛支持

C. 东北民众自发抵制日寇侵略    D. 东北民众贯彻全面抗战路线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中国近代后期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

记述

出处

“不但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辱……并且铲除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痕迹”

南京国民政府教科书

“因为他们的势力颇盛,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

日伪政权教科书

“虽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封建势力并未铲除”

中共根据地教科书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力量强大

C. 清朝结束具有偶然性    D. 辛亥革命促使清朝的统治结束

 

查看答案

唐初,不仅将宰相的职权分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掌,而且还设立了政事堂,形成一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的制度。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建立

A. 避免了决策失误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平衡了中央权力

D. 提高了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

A. 旨在削弱国王势力    B. 重在整肃地方吏治

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

 

查看答案

商代的国家政体是方国联盟制,商王不过是“盟主”,而周王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与商代相比,西周

A. 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    B. 王权政治得到一定加强

C. 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统治    D. 依靠分封以开疆拓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