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

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从中可知

A.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 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

C. 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D. 中国主要军事将领妥协退让

 

B 【解析】从“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明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甲午中日战争都是一小群人的活动,都脱离了民众,缺乏民主观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挖掘到事情的本质;C、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 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B. 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C. 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 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查看答案

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C.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D. 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 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

B. 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C. 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D. 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

 

查看答案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占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A. 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缓和    B. 促使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的形成

C. 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    D. 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A. 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D. 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