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A 【解析】材料“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反映了国民革命期间的史实,故A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故B项排除。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排除。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属于新中国建立后,故D项排除。 点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国民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以五卅运动为核心的反帝国运动日益高涨;经过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A. 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 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

C. 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 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从中可知

A.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 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

C. 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D. 中国主要军事将领妥协退让

 

查看答案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 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B. 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C. 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 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查看答案

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C.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D. 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 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

B. 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C. 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D. 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