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

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 郡国并行制    B. 三省六部制    C. 郡县制    D. 内阁制

 

A 【解析】抓住材料“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来分析,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郡县制是地方服从中央,符合材料,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 与朝廷对抗,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这一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此制度是指

A.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报,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 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B. 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 和平建国问题

D. 与各民主党派合作

 

查看答案

1930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

A.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C.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 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查看答案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查看答案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A. 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 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

C. 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 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