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B 【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新中国建立前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迅速展开筹建新中国的工作,故本题应选B项。A项发生于“文革”结束后、C项提出于1956年、D项提出于1953年,均与题干中的时间“1948—1949年”不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属于筹建新中国的历史时期,而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则是在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所以,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书令、侍中‘佐天子而统大政”佐天子而执大政’,‘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凡军国之务,(侍中)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唐代三省长官决策采取集体形式议事

B. 门下侍中与中书令共同参与决策

C. 唐代的集体决策完全排斥了君主意见

D. 尚书省的长官从未参加决策过程

 

查看答案

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 郡国并行制    B. 三省六部制    C. 郡县制    D. 内阁制

 

查看答案

这一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此制度是指

A.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报,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 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B. 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 和平建国问题

D. 与各民主党派合作

 

查看答案

1930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

A.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C.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 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