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皇帝(往往)采取机动措施,赋予非宰相以某些宰相权力,吸收他们参与机密...

中国古代,“皇帝(往往)采取机动措施,赋予非宰相以某些宰相权力,吸收他们参与机密,参与“议政”。材料中的“机动措施”

A. 表明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

B. 说明相权已经危及皇权

C. 反映了对地方管理的加强

D. 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D 【解析】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皇权专制,因而也就影响了皇帝政令的执行,而材料中“非宰相”人员必然会按照皇帝的意志执行,这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D正确;军机处的设立表明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虽然材料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并不能说明相权已经危及皇权,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专制主义而不是中央集权方面的内容,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摘编自和讯网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活动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

 

河南

河北

陕西

山东

山西

甘肃

江苏

湖北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西汉

11

4

7

12

1

1

7

 

 

 

 

 

63

49

67

21

44

27

20

10

 

 

 

 

两宋

20

8

2

8

4

 

8

2

19

8

15

14

7

9

2

8

4

 

15

7

19

6

10

12

 

材料二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

 

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后者用括号表示)

西汉

咸阳(4)、沛县(7)

唐朝

长安(28)、咸阳(7)、西安(10)(今浙江衢州)、秦安(12)、陇西(6)、闻喜(8)、苏州(6)、安平(7)、洛阳(12)、荥阳(6)

两宋

开封(7)、杞县(3)、安次(3)、寿县(4)、衢县(3)

晋江(6)、余姚(3)、湖州(3)

 

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三   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不断用近臣外派来掌控国家,一旦权重,即被替代闲置。)

——李俊《中国宰相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论证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宰相制度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

 

查看答案

洪武十三年九月,朱元璋废中书省,置“四辅官”。《通纪》载:“九月丙午,置四辅官,以耆儒王本、杜佑、袭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位列都督之次。敕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月分三旬,人各司之。”这表明

A. 朱元璋重视基层制度建设    B. 机构改革为加强皇权服务

C. “四辅官”是重要决策机关    D. 洪武年间官僚机构臃肿

 

查看答案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 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B. 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 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