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故都杂咏》中写道:“喷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

《故都杂咏》中写道:“喷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 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 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 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 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中体现了秀才不出门也能知道世界大事,说明近代报纸推动了社会新闻的传播。故选D项。ABC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大众报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9年中央在《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中提出,允许社员有“小自由”,1960年再次强调“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此规定的提出

A. 旨在促进工业化建设速度

B. 有利于缓解农村经济困难

C. 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D. 加强了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宣布:“凡愿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此规定体现了

A.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 “另起炉灶”的政策

C. “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政策

D. “一个中国”的原则

 

查看答案

1929年福建《同安县志》记载:“男女常服皆尚长,而今尚短;……今则以革履为雅观,而且眼戴金边镜,手执镶金杖,此风倡自学堂,谓此不足称时髦也。”这说明同安县

A. 奢侈之风日渐盛行

B. 社会风气日趋开放

C. 传统风俗荡然无存

D. 西方文明已成主流

 

查看答案

据有的学者推算,1914年中国民族棉纱业每包16支棉纱可获利14两(白银),而在1917年~1921年间最少可获利15.33两,最多则可达50.55两。此现象主要是由于

A. 民国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实业

B. 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全面开展

D. 一战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北方将士“明明为反对民国者,今虽日服从民国,安能保其心之无他?故予奉《临时约法》而使之服从”。这说明《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实现南北统一

B. 巩固革命成果

C. 约束北方将士

D. 推翻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