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赵翼《檐曝杂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

赵翼《檐曝杂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处,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这说明清朝

A. 内阁权力被大大削弱

B. 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 军机处成为决策机构

D. 中央机构分权制衡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清朝军机处的设立,题眼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从“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到“承旨出政”,可知内阁处理政务的权力被军机处分割,故A项正确;军机处设立的同时,内阁仍然存在,并有一定的职权,故B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故C项错误;“分权制衡”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

A. 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 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C. 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 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查看答案

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

A. 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

B. 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

C. 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

D. 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

 

查看答案

《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 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 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 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 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查看答案

2011年北京大学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

A. 科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世卿世禄制

D. 察举制

 

查看答案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