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父老”在古代指的是职掌管理乡里事务的年长者。朱熹在这段话中对父老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希望他们教导年轻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二是要求年轻人明辨是非,去恶从善。三是要安心于农业生产。这三层意思综合在一起,就是在劝导百姓能够遵循现有秩序来生活,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仅仅提及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符合材料总体主旨,排除;B项仅仅提及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符合材料总体主旨,排除;C项仅仅提及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符合材料总体主旨,排除。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朱熹的思想主张 【名师点睛】关于“程朱理学”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1)积极意义: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奋发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兴起起了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查看答案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C. 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荀子提出“人之性恶”

 

查看答案

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A. 道家思想的影响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法家思想的影响

D. 墨家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查看答案

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反映荀子的思想主张是

A. 主张“以德服人”

B. 主张“性恶论”

C. 主张“施仁政于民”

D. 主张“性善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