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

(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 《诗经》

B. 楚辞

C. 汉赋

D. 唐诗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文学。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体现的是:山歌虽俗,依然是是《郑》、《卫》等国风之篇的遗韵。这说明“民间性情之响”与国风一脉相承的。所以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文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古代有许多生产生活上的发明创造,结合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下图所列各项的产生,最有可能与道教活动有关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查看答案

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

 

查看答案

1517年,德意志维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A. 宗教的虚伪

B. 灵魂得救的途径

C. 权力的产生

D. 生命的起源

 

查看答案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地抱怨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直接导致这种质疑一切局面出现的人物可能是

A. 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 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倡导者

D. 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