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 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解析】第(1)小题从材料一看,当时人们的婚姻缔结以“父母之命”为主;而从材料二看,新婚姻法颁布后,人们的婚姻实现自由。 第(2)小题从材料一看是在“农业经济组织下”,即小农经济基础上;后来,“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反映了近代开国与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从家庭关系看,则是由传统纲常伦理发展到平等自由。从社会条件看,主要是社会制度的变革、组织的支持和法律(新婚姻法)的保障。 第(3)小题第一问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一方面立足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查,另一方面则立足于人们的社会关系变化的角度考查。认识要从“婚姻自由度”的角度着手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婚姻越来越自由,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一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 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 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 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 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查看答案

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

A. 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

B. 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

C. 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

D. 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实质是

A反对当时的专制主义政治;

B.反对当时的唯心主义思想;

C.主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D.反对当时封建统治秩序;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A.认为“理”“欲”相统一            

B.否认“天理”的存在 

C.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查看答案

欧阳修上书说:“京城今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祥其语言,不可流布,面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卢中,大于朝廷不变。。。。(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相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