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朝在行省辖区和疆界范围上有很明确的划分,尤其是江浙行省所辖的“四至八到”,史书...

元朝在行省辖区和疆界范围上有很明确的划分,尤其是江浙行省所辖的“四至八到”,史书记载最为明晰,即东至大海,西至鄱阳湖与江西行省南康路接界,北至扬子江与河南行省扬州路接界,南与江西行省潮州路接界,东南到漳州路海岸接界,西南与江西行省建昌路接界,东北到松江府海岸,西北与河南行省安庆路接界。从材料可以得出元朝设行省主要目的

A. 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中央财政需要

B. 防止武将专权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C. 有利于地方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

D. 打破地理界限加强中央军事控制

 

D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行省的设置打破自然地理界限,让行省无险可据,无法体现满足中央财政的需要,故A项错误;元朝设置的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并非对地方的监察机构,故B项错误;这样设置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有利于地方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故C项错误;让行省无险可据,其目的在于加强对行省的控制,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下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隋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减轻人民负担

C. 分割宰相权力

D. 防止吏治腐败

 

查看答案

陈寅恪先生在《陏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到:“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上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概括性地说到:“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典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以上两段史料可以推知

A. 魏晋时期官学的发达_

B. 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

C. 家学体系弊端日显

D. 儒学渐入普通百姓家

 

查看答案

清朝史学家在评价某项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上述材料意在强调该项制度

A. 维护了社会公平

B. 促进了文化融合

C. 有利于专制统治

D. 加强了民族团结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洛阳城市经济衰落

B.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C. 政治中心向北迁移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查看答案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 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B. 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C. 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D. 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