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

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中央设监察机关——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工作由郡国守相、县令长、乡长逐级巡视),即刺史巡视制度,用该制度监督地方要员。

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监察郡县,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唐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任务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在“一台三院”的体制内,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唐朝巡视制度形式多元,分工明确,制度完备,为以后朝代所效仿。

明朝的巡视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立六个独立的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全国官吏,评论政务,规谏皇帝。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

材料二:虽然巡视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制度可以与之媲美。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

(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主要不同,并谈谈你对当今中国巡视制度的认识?

 

(1)历史沿革:夏、商、周时期,天子巡狩和”方伯”监察是萌芽时期;秦汉时期,刺史巡视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巡视制正式形成;隋唐时期的“一台三院”体制,标志着巡视制度的成熟;明清时期,御史巡按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巡高制度进一步完备。 作用: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之一.可用于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皇帝为中心的统治阶级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对惩恶除奸、监察百官、反腐肃贪和吏治清明等起了积极作用。 (2)主要区别: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属于封建统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统治者意志为准则;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注重倾听民意,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 认识:巡视制度有利于惩治贪腐、惰政等不良现象;发展和完善巡视制度必须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使巡视制度切实可行。 【解析】(1)根据材料一“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秦汉时期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主要从考察地方官员、维护中央集权、惩恶除奸、监察百官、反腐肃贪和吏治清明等角度分析作答。 (2)主要区别:可以从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制定角度和巡视制度的作用方面分析:前者从如创立较早,体系完备,机构健全,以统治者意志为准则;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建立较晚,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注重倾听民意,由法学家担任监察官,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等方面分析。认识:可从有利于惩治贪腐、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等方面分析对今天的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山武关道”是关中到南阳、襄阳及长江流域其它地区的交通动脉,也是汉唐以前物质运输、政治控御、文化沟通的主要通道。五代北宋以后,其地位被从汴京到南襄的“南襄隘道”(南即南阳,襄即襄阳)取代。这一历史现象反映

A. 经济重心南移湖广地区

B. 政治影响交通通道地位

C. 京杭运河常因战乱荒废

D. 商业发展决定商路变迁

 

查看答案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C. 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 诸侯王问题得到解决

 

查看答案

禹治水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时代的作品《诗经·商颂》,提到禹只有简单几句,没说禹还干了其他什么事,治水的“水”仅指黄河。但是在战国成书的《尚书·禹贡》篇中,禹的贡献就大多了,不仅治水,还划分了“九州”和“五服”。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A. 战国时期考古发掘的成果

B. 实现统一的政治需要

C. 民族文化认同得到了加强

D. 诸侯王问题得到解决

 

查看答案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的影响    D.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查看答案

“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 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 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 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D. 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