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7·四川雅安中学高二月考)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

(2017·四川雅安中学高二月考)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虔诚信仰,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

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

B.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 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A 【解析】试题分析:马丁·路德的观点突出了个人自省的作用而不是外在的苦修和事功,从而否定了封建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故A项正确;BC项包含在A项之中;D项错误,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答案选A。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宗教改革·马丁·路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材料二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1)材料一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特征。

 

查看答案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查看答案

“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查看答案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查看答案

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 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C.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 监察官员不作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