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高门士族长期以来对官学的垄断,加之通过“权贵请托”等制度外因...

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高门士族长期以来对官学的垄断,加之通过“权贵请托”等制度外因素得到科举及第,高门士族子弟在科举录取上形成垄断性态势。这说明科举制度

A. 没能打击士族门阀的权力垄断

B. 保障了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较高

C. 影响了选官程序的公平与公正

D. 需要配套的制度建设保障执行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高门士族子弟在科举录取上形成垄断性态势,反映了士族制度影响科举选官的公平和公正,实质上暗指科举制需要配套的制度来保障科举制运行,排除C,D项正确;科举制冲击了士族门阀的权力垄断,排除A ;材料体现的是士族控制科举选官,没有体现保障了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较高,排除B。所以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在中书、门下设谏官,直接向皇帝提意见;武则天在两省设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唐谏官的设置

A. 着眼于皇权的强化    B. 分化相权,提高效率

C. 益于减少决策失误    D. 承旨封驳,效能有限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C. 防止诸侯割据

D. 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 消灭六国

B. 严刑峻法

C. 修筑长城

D. 制度创新

 

查看答案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皇帝制

D. 世袭制和行省制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