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万民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

材料四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都不能被剥夺。”

——法国1789年制定的《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三、四和材料二之间是什么关系?上述材料都强调运用何种手段管理社会?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进步发展趋势?

(3)贯穿上述法律的基本精神观念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马法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欧美各国的立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手段:法律手段。趋势: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治到法治)。 (3)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4)罗马法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武器;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为立法提供了依据),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十二铜表法》的积极影响即可。 (2)关系: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四的内容可知: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手段: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得出:法律手段。趋势:从前面小题“手段”得出: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治到法治)。 (3)根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概括得出。 (4)根据所学罗马法的影响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惰。

材料三

——《礼记》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请回答: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

(1)材料一与材料而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材料二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的现象。如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17世纪,在荷兰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主张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19世纪,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则主张在民族法学中复兴罗马法传统。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法

A. 基本内容仍具有生命力

B. 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

C. 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

D. 成为史学研究的理论指导

 

查看答案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 注重证据

B. 主张重罪轻罚

C. 纵容犯罪

D. 维护贵族利益

 

查看答案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 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B. 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转向成文法

C. 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D. 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查看答案

在放逐投票时,一个公民主张放逐政治家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

A.雅典公民的理性精神

B.陶片放逐法的公正性

C.雅典公民的自由意志

D.陶片放逐法并不实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