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1930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招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日军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胡锦涛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2)依据材料二,谈谈对胡锦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1)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侵占中国领土,屠杀中国人民;进行细菌战、化学战;掠夺中国财产,破坏中国城市等。 (2)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抗日战争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及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奠定了基础。 (3)国家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敢于抗击、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和民族自强信念;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新精神;坚持正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提到,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1930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2)依据材料二提到,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对胡锦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理解。 (3)据材料二提到,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国家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敢于抗击、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和民族自强信念。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

(2)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材料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说明哥伦布生活的时代与这种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 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 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查看答案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百团大战

D. 徐州会战

 

查看答案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 先代贵族

B. 开国功臣

C. 王室成员

D. 少数民族首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