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古希腊思想家认识世界的历程(摘选)
时间 | 思想家 | 观点 |
约公元前9世纪 | 荷马 |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
公元前6世纪 | 阿那克西曼德 | 万物的本原是自然,人应该顺应自然 |
公元前5世纪中叶 | 普罗泰格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公元前5纪后期 | 苏格拉底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公元前3世纪初 | 芝诺 | 自然界、人及人类社会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 |
这一历程表明,古希腊思想家
A. 认识世界的视角从神到人
B. 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C. 逐渐忽视信仰和放纵私欲
D. 历来重视探索人的理性
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据此可知,顾炎武
A. 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
B. 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
C. 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
D. 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
自秦汉至明清,各家思想皆视“道”为现象背后的本真,将“得道”当作终极的追求目标。宋儒主张“道”乃天地间最高的力量,是人们必须遵从的真理。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不满宋儒脱离人生的“道”论,强调“道”寓于人的生活之中:“百姓日用即道”。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
A. 反对盲目相信孔子
B. 强调人的个性自由
C. 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D. 倡导经世致用学问
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
A. 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 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
C. 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
D. 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
有学者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可见,两者的本质差异体现在是否
A. 批判封建专制的思想
B. 反映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C. 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
D. 对未来社会有制度构想
朱熹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却)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却)了一事道理。”由材料可以推知朱熹认为
A. 天理高于人欲
B. 天理存于心中
C. 格物可以明理
D. 格物殊途同归